互联网先驱、互联网名人堂入选者保罗·维克西(摄影:中国日报网 涂恬)
中国日报网7月19日电(记者 涂恬)今年以来,一系列席卷全球的病毒攻击事件再次让网络安全这一话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先有“WannaCry”,再有“Petya”,上百个国家、成千上万用户“中招”,难以计算的经济损失,众多行业遭受波及……病毒这个互联网身后挥之不去的阴影,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威力。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强化网络安全,大规模病毒攻击事件又究竟何时才能成为历史、不再上演?
在日前举行的2017中国互联网大会上,围绕网络安全相关话题,互联网先驱、互联网名人堂入选者保罗·维克西(Paul Vixie)接受了中国日报网的专访。维克西设计、实施和部署了若干个域名系统(DNS)的协议扩展以及应用程序,被广泛应用于今天的互联网中,他本人也是网络安全领域的一名权威人士。在他看来,即便从现在开始做起,真正和大规模病毒攻击“说再见”,我们仍然需要很长的时间。
“在互联网最初诞生时,它主要在科学家之间使用、影响范围很小,这些科学家们出于对彼此的信任,因此没有专门设置防护手段。但今天互联网使用范围扩展至全球,因此我们必须要想办法对互联网进行‘强化’。”维克西说,“今天许多受到病毒感染的消费设备,它们设计、制造、交付的流程走得非常快,没有及时进行相关的安全测试。这主要是因为在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如果要为了安全而花时间等待,商家或许就会错过窗口期。”
维克西表示,要让设备制造商们从头学起,注重产品的安全性还需要时日,在没有强制监管的条件下,如果在安全方面加大投入,对于企业本身来说,可能就会造成一些竞争上的被动。
“大规模病毒攻击事件会未来一定会卷土重来,” 维克西说,“所有低成本设备,所有物联网连接的环节,所有的智能手机中,都需要搭载相应的安全技术手段。我们如今并没有做到这一点,因此我认为,即便是从现在开始动手,等到每一台普通设备都可以做到安全地连接上网时,我们都至少要花费十年的时间。”
维克西表示,在现阶段,为确保企业、个人的重要数据不因为病毒攻击而被封锁、遗失,通常人们可以采取的手段就是尽可能地给重要文件备份。此外,针对过去十年里一些比较严重的病毒攻击,制造商们已找到了相应的修补手段,但并不是所有的用户都会适时地对自己的系统进行修补,因此维克西也建议,用户们可以尝试每周修补一次漏洞,给软件进行升级。
“如果你的设备周二出现了漏洞,周三这个漏洞就会被利用,这中间的周期很短,因此你一定要及时接受制造商们的建议,对设备漏洞进行修补,尽可能地让自己的设备保持安全的状态。”维克西说。
抚顺众联网络公司转载
抚顺网络公司 抚顺网络 抚顺软件公司